很久以前在小即/MSN上跟朋友就有稍稍提及一些世界層次觀,然後,嚴格來說月華無雙這部同人故事在另一段屬於青婠的故事裡只是過場幾段話。不是染月他們不重要,只是重點不在他們身上。(隱藏版結局好像也提過?)

  聊青婠的緣起緣滅實在很麻煩,我改成同人部份。

  我筆下故事原始架構的提點者來自於我國中看過的一本書,書名我真的忘了(撓頭)。大綱是說某款虛擬人物突然有了自主意識,不甘被「上面」的人恣意操控,每當「上面」的人切斷與虛擬的聯繫時,他們這些被拘在黑暗空間的虛擬人物就會開始活絡,想盡一切辦法要突破那層隔在虛擬與現實之間的界限。

  他們渴望「活得像自己」,他們渴望不再受外力擺佈。但是就某種層面來說,那些所謂的「上面」的人,或許也被另一群「更上面」的人所控制,只是不自知而已。(十七年前閱讀的老書,我真的想不起來是哪一本,最大的可能性是出自倪匡,因為當時我大量閱讀衛斯理,還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

  然後我就開始亂想了,這個論點跟中國神話的神仙修真有點類似,凡人認為自己主導萬物,但凡人之上尚有仙,仙之上尚有神,那神之上呢?

  上帝用七天創造世界,是不是代表上帝其實用七天的時間在思考創作兼擬定大綱(俗稱命運),好讓祂的作品更趨完整性。

  「創世者」會不會就只是某個層次上的老百姓而已?

  聽起來話題範圍似乎很大,其實不,將話題縮小來看,我們這些創作者或許就已在擔任「創世者」的工作了。因為我們在創造,所以筆下開始誕生各種世界以及人物,可能是環環相扣,也可能是各自平行的故事。

  而同人,它的存在更像是現在流行的「平行世界觀」,每一部同人產生的同時也都產生了某個世界,我們甚至可以說同人本身就是個仿界,僅管有著再多、再相像的模仿塑造,卻都不是它最初始的主體世界,呃,就是原著啦。

  很有趣是不是?

  同人創作其實就是在創造無數個仿界而已。(偽?=口=)

  再來,當我們切斷創作的時間做做其它事情時,或許我們創造出的人物正在不甘擺弄。

  不知道是否有人已經看出《那個人》裡頭所隱藏的些許端倪,劇情走向我也曾跟時夏聊過。(我說,威向近期的某本新書也叫《那個人》,我在逛書局時驚到了,人家我的獵人同人在過年就放預告了~>_<~)

  阿密絲就是類似於不被「上面」規劃在內的虛擬角色,如果她這一生可有可無當個路人甲也就罷了,偏偏她愛上庫洛洛,愛情有時會變成一種偏執。她整天嚷著愛團長,說不定就是出自於某種特殊的心態。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擺弄她的上帝應該就是我(掩面),她的確不在我的規劃內,我也用奇怪的角度去看著這位女孩子,思前想後也就放她恣意任性吧。所以這篇故事有些出軌,第一篇還沒發現,第二篇突然恍悟……原來她是XXXX的XXX,然後被驚到的人其實是我。(劇透太多劃橫線兼馬賽克)

  總覺得,因為阿密絲正在珍惜她這段上帝規劃外的光陰,所以我寫很慢。如果我的存在是那種用修正帶可以隨時塗掉的,說不定我會抓狂。

  其實有在同情她。

  不過我也同情團長被女人追著跑,這是無妄之災。(遠目)





  大抵上,我的故事脫不出這些層層疊疊的觀點。



  創作者是世上最可怕的屠夫……

  大筆一揮,隨時可以死上成千上萬的路人甲,想把格局弄大一點就來個毀滅星球毀滅宇宙毀滅人類外星人。

  ……

  ……

  希望在我上面的那位創作者不要這麼狠。(雙掌合什兼顫抖)

  

  2008.08.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