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留給鮮網時夏寶貝的感言。
  時夏的鮮網專欄:   Mela


  ●上篇

  很嚇人的標題是吧?其實欺負人的是夏夏妳──(聳肩)
  妳老是欺負阿朵,這樣我會心疼到不行啊。(意思就是說只有跩哥可以欺負她,為「跩朵」灑花!)

  其實我很願意拼一萬字,如果《False dawn,Fate》的字數跟月華差不多,我想那並不是難事(變相 催稿),只是寫出來能不能讓人家看懂我就不知道了。夏夏啊,感言這種東西真的要留好幾手,絕對不能一次講光光,不然這篇就生不出來了(負手遠眺高人貌)


  如果人生總要有個精神食糧才活得下去,我想目前這個階段,阿朵就是我的食物(欸?)。喜愛她的原因絕對不是夏夏事先的劇洩,我想那個因素還無法影響到我,畢竟我對羅琳的文章沒有愛,為了那個原因而喜愛阿朵對我來說很牽強,所以夏夏不要用這點來牽拖。噢!我可愛的阿朵!(開小花)

  因偏心而顯得盲目,但我知道自己還沒中了迷糊咒。

  年少時因為國外羅曼史的影響,搞得我特別喜愛寫倫敦,還買了一堆倫敦旅遊手冊跟地標介紹什麼的,那時候我很喜歡寫破敗的酒吧。留著大鬍子的怪怪酒保,昏暗的暈黃燈光,零散閒聊的過客,以及總是喝著泡沫完全消失兼退冰的冰啤酒,坐在幽暗角落的主角。但是這一長串不是重點,只是我不小心打開了話匣子。

  之前就說過夏夏這部《False dawn,Fate》的寫作手法有很大的改變,如果以前是採用的形容充滿浪漫知性,比如「蒙特利爾的楓葉紅、維多利亞的豐富多變」(摘自夏夏H×H長篇第一回),這部故事的手法就傾向於國外故事的運鏡方式。先遠景入鏡,不管是天空、房屋、街道、城市等大面積的畫面;再轉到景物細節,落葉、煙囪、行人、小花、倒臥一旁的流浪漢、小貓小狗小老鼠或是破碎窗戶之類的細景;最後在兩種攝影方式的交錯下,慢慢帶入劇情中心,直至鏡頭前出現了所謂的主角。

  常常有人說,一篇小說的開端最為重要,通常在500字內定生死。雖然我看書都是先翻中間,喜歡了才會去翻前面,但《False dawn,Fate》的確有了極巧妙的開端。夏夏將平凡的普通世界以運鏡手法悄悄映入了讀者心底,將朵莉絲生長的環境勾勒鮮明,甚至,她家的大門、她的鄰居、還有她家的信箱是什麼顏色,我相信讀者已將這些全部轉化為一幕又一幕的景象。

  樸實而精確,在夏夏正式發文後,《False dawn,Fate》帶給我的就是這種感受。所有畫面躍然紙上,那是平凡人家所生活的地區,普通人的世界,鮮明得……彷彿能見到路人穿著大衣縮著手,蹣跚前行,搭不上公車的男子對排放黑煙的車子啐了一口,滿臉不爽地攤著皺巴巴的報紙汲取資訊。即使正文並沒有寫出這些,但是那個場景卻藉著夏夏的文字,猶如打開的水龍頭,透出源源不絕的動態畫面。

  噢,我愛死了這種動態畫面。

  一如我曾經在回應內提到的,腦中自然而然地閃現出阿朵因為過度緊張而把所有濃汁全都打翻的現場細節。它讓我覺得,其實我在看一部電影,而不是一部小說。這真是個美好的文字邂逅,不是嗎?

  好,光是寫到這裡,上面那些就有1111實字,我很強是吧(毆)!對於我有愛的文章,這些字真的不算什麼,學校的千字感言我從沒失手過,夏夏,妳一定要相信我的愛,它是貨真價實的。(喝口茶)


  一直覺得,好的故事不但能讓讀者為它著迷,更要能讓讀者自動把文字轉化成畫面,進而引發出許多創作者未曾寫明,卻依然活躍鮮明的附加產物。就像前面我說的,那個莫名其妙就跑進我腦海看報紙的男子,或者是阿朵在學院裡與教師們的互動交談,甚至是晚上睡覺時將身子蜷成一團偷偷流淚的情況(好吧,阿朵哭過)。我還能想像出阿朵彎著腰,牛奶色的金髮如同流洩的瀑布般閃爍著點點光芒,當然,有不少髮絲乾燥過頭,源自於她有些營養不良,咳。

  我很少寫感言,近來發現自己寫給每個人的感言模式都不一樣,雖然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

  當鄧不利多第一次出現在朵莉絲面前時,我得說,夏夏讓鄧不利多的形象再次鮮明起來。是的,他一直都是個相當風趣而且睿智的老巫師,一位和藹精明的長者。從阿朵為了入學通知感到心神不寧(也可以說她帶著一絲不敢期待的興奮),到鄧不利多的現身這一段,阿朵的心理活動被處理得相當具有層次性。每個人都嚮往著不平凡,成人如此,何況是阿朵這樣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那封入學通知帶給她的震撼性絕對可以讓她雀躍到像要飛起來,可是生活是現實的,從小孤苦的阿朵依然保有理智性的一面,她還是得告訴自己,或許那封奇怪的信件只是個惡作劇。只是再困苦──她也有作夢的權力,不敢抱太多希望,卻依然希望這個夢是真的。

  鄧不利多的出現讓她緊張,並不是為了陌生人闖空門而緊張,那是種期待的緊張,老人家出現的方式太不尋常,我想這時候的阿朵應該是心兒怦怦跳,完全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直到鄧不利多開口證實了一切,證實了她努力說服自己並非真實的入學通知是真的。

  魔法與巫術啊!聽起來多麼不可思議!就像彼得潘這個故事一樣,那真是個很美好的憧憬。

  阿朵為它而興奮!但現實生活馬上就拉回她的理智。至此,夏夏完整呈現了一個小女孩在夢想與現實中的掙扎,不但賦予了角色該有的真實性,更讓讀者感受到阿朵並非不切實際的孩子,正因為阿朵這種現實面的思考,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竟顯得真實起來。

  哭並不代表軟弱。短短一句話,寫出了鄧不利多的親和包容,也寫出了阿朵從小到大的堅強與刻苦。她是孤兒,現實生活的壓力與殘酷沒有讓她流淚的餘地,也不能讓她揮灑感性撒嬌這種奢侈的軟弱,從這方面去看,阿朵的倔強忍淚來自於她沒有多餘的情懷去擁有。阿朵的心情、阿朵的經歷、阿朵的早熟,逐一顯現。

  一封入學通知,一袋鄧不利多給予的輔助金,一切就像甜美的夢境,悄悄褪去她的苦澀,希望似乎擁抱了她,也為她的生命帶來一抹驚喜。


  世界的色彩總是因心情而異,這點在阿朵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她就像隻愉快的小麻雀,踩著輕快的腳步唱著清脆的曲調,一步步踏向那個神奇的領域,那個載滿夢想與美好的世界。喬德叔叔願意為她保留工作空缺的好心腸,更將朵莉絲的心情推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我想想,這時候阿朵可能會露出極為甜美的微笑,小小的唇瓣微微上揚著,在不斷回想今早際遇的同時也想著──幸運女神或許在眷顧她了。

  阿朵每一段心理轉折,都代表了夏夏的文字功底,沒有過度雕砌,就像畫龍點睛一樣適度且精確。說到底,阿朵的可愛,源自於夏夏巧妙的引領。

  朵莉絲還是個孩子,是的,我得說她只是個十一歲的小女孩兒。面對著充滿驚奇的世界,雀躍心情很快就佔滿了她的腦袋,從她眼裡看去,再怪異的地方也有它的有趣之處,即使是惡聲惡氣的湯姆,她也會覺得對方是個善心人。小孩子的思想就是這麼單純,愉悅興奮讓她就算是處身於枯原也會遍地開小花,而且還是花瓣到處飛的那種。不過很明顯的,阿朵並不習慣大家的注目禮,一堆陌生視線只會讓她想要快速逃離(大笑),但這並不能消減她的快樂,是不?

  在奧利凡德尋找適合阿朵的魔杖時曾說出鄧不利多的名字,阿朵聽到了,讀者看到了,這一幕讓我覺得阿朵的魔杖似乎是經過鄧不利多特意安排,那根魔杖是個伏筆。而奧利凡德的嘆息,亦是耐人尋味的重點,他是不是知道了什麼?或是明白了什麼?在朵莉絲還沒發現的時候,無形的絲線已悄然織就,慢慢延伸。

  阿朵也是個很懂得節省的女孩兒,對於輔助金的運用,她牢記著鄧不利多的言語,很乖巧地買了二手貨。從小細節看一個人,阿朵的知足已完全勾勒出來,並不會有了錢就忘了如何分配開銷,不像我,我很沒金錢觀的。(倒地)

  海格在夏夏的描述底下讓我覺得可愛,原著中我較為注意的角色除了鄧不利多以外,再來就是他了。不管是攝景的寫法,或是利用些許對話來點出其他人的性情,我相信映在朵莉絲眼裡的,絕對是個新奇有趣的地方。狹小的魔杖店、漫著煙絲的長袍店、各式各樣奇特的雜貨(其實是巫師們的日常用品)、以及逗趣的奇妙生物們,如果不是那封入學通知,她可能永遠也不知道倫敦可以通往這樣一個充滿未知的奇異世界。斜角巷的人事物是她從未接觸過的,更別說能如此安心地購物逛街探看新鮮事物,雖然「浮咿」不小心飛走了,她也沒有更多錢再買一隻新的貓頭鷹。

  噢,差點忘了,這裡是阿朵與哈利第一次見面的地方,那位傳說中的男孩──哈利波特。雖然這與阿朵無關,初來斜角巷的阿朵只能盯著天空想著她飛走的紅角鴞(拍拍)。什麼?問我哈利在哪裡出現?我得說,跟著海格走就對了,即使他的身軀龐大得可以遮住一個人。

  朵莉絲的可愛之處在於她不會隨便佔人便宜,並不會認為輔助金或是他人的幫助是天公地道。她很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償還,雖然她真的太小了,賺不到多少錢。唐娜的援助點出了這名女性的好心腸及關心,或許是因為阿朵的身邊充斥著許多溫暖,即使生活再困苦,阿朵依然能保有一顆柔軟善良的心,並不會怨天尤人。為阿朵的際遇而開心,唐娜小姐也是位溫柔的人哪。





  ●中篇

  《霍格華茲,一段歷史》這本書就像另一扇門,不但開啟了朵莉絲對魔法的認知,也讓她在入學前有個不錯的打發。我得說,治療師瑪格麗特挺爆笑的,不曉得阿朵在揮動筷子時會不會想到萬一魔法出錯,可能會造成一些讓人錯愕的狀況。唔……阿朵大概滿腦子擔心不會魔法的自己沒辦法通過入學測驗,魔法失誤的後果可能沒想太多。(還沒得到正式指導前,獨自練習是很可怕的事,你不會知道自己的音調是不是唸錯了)

  阿朵的夢境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預知夢,那個筆記本哪,讓我想起了瑞斗(不小心戳到內幕的話不要打我)。再過不久之後,鄧不利多的確教導阿朵如何快速吃掉檸檬雪寶,雖然也可能是因為阿朵在信上提及此事所導致。

  有時候鄧不利多的幽默總會讓我笑得闔不攏嘴,沒錯呢!鄧不利多說的沒錯,「列車和青春一樣不等人」。阿朵與鄧不利多通信的劇情有種平淡的溫暖,簡簡單單的回信,裡頭卻融進了朵莉絲對長者的撒嬌與依賴,這名引領她進入霍格華茲的長輩已成了精神支柱。

  從許多小細節裡都能看出阿朵的習慣或心情,希望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不讓人失望,希望自己能保持在最佳狀態學習,但是不確定的因子還是會在內心發酵,這點,在她出發到王十字車站前的準備行動就可以看出。帶點焦慮、不安、緊張、期待、興奮、煩惱,其實就跟有些人在旅遊的前一晚會嚴重失眠一樣,我們似乎該慶幸朵莉絲還擁有品質不錯的睡眠時光,至少沒有興奮緊張到失眠。

  很喜歡朵莉絲對自家門口行禮的那段,像是某種儀式,象徵她正式踏入另一個新世界,但是對屋子的擬人化想法卻也隱喻著──我出門了。如同我們外出前會跟家人說「我出門了」,回來時也會跟家人說「我回來了」,現在,只是阿朵出門了。


  夏夏在聲音的表現上顯得活潑,滑輪的喀答聲,大釜的鏘鏘聲,連皮鞋所踏出的聲響亦是如此生動,極喜歡夏夏藉著這些聲音的表現來隱喻朵莉絲內心的緊張。畢竟王十字車站人潮洶湧,在大庭廣眾下撞牆是件需要心理建設的事,萬一有個什麼真的撞到牆,搞不好鼻子會疼得發酸,還會引來旁人注目。

  在第九又四分之三月台上的阿朵大概興奮得可以飛在半空中,但夏夏寫入的人事物又像在隱喻阿朵是個孤兒的事實。也許一切只是過場鏡頭,卻讓我覺得阿朵渴望親情的潛意識讓她第一眼望去的,總是在溫暖家庭呵護下的送別場面。是說,夏夏很常用這種手法去表現人物的一切哪!

  藉著霍格華茲特快車這段搭乘描述,我們可以看到阿朵更多的內心世界,對親情的羨慕,對未知的幻想,剎那間的消沉不是突如其來,而是一直潛藏於心的孤寂。這樣的阿朵,真實到令人心疼。不過小孩子嘛!哀愁來得快去得也快,想起自己已成為霍格華茲的學生,阿朵帶著七分期待三分興奮的心情讓自己對未來抱以美好希望。在無人的時候,阿朵的童心就像春天的嫩芽悄悄冒出了頭,小小的包廂成了她的領土,她是這裡的國王,行李是她的士兵,她可以指揮一切,她是這塊地盤的主人。

  鮮明的畫面再次浮於腦海──一名瘦弱小女孩漾著滿足的笑容,努力搬運行李,當行李安置妥當後,稚氣的臉龐顯得紅撲撲地,小小的手掌還拍了拍,吁出一口氣有些歡喜地低喊了句:「大功告成!」啊,阿朵呀阿朵,妳怎會如此可愛?

  阿朵與雙胞胎的初次見面非常有趣,可以想像出耐著性子解答的阿朵被問得一頭霧水,而且還很爆笑!對不起,我真的笑了,當她說出「我前面就有一個男孩」時,我真的笑翻了。可是我覺得阿朵當時回答得很認真,並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哦,所以我笑得更起勁了,尤其是她不太放心地推開拉門懷疑那個「紅髮男孩」會不會再進來重覆詢問時……第三次,她終於爆發了(噴茶),雙胞胎的粗神經讓我開始同情起阿朵,雖然這很不道德,但我也覺得找一個女孩顯然比找一個男孩來得有趣。(欸?)

  還好那隻毛蜘蛛不是蟑螂(遠目)。不過阿朵也太強了,幫鄰居打掃時發現碗盤裡有十幾窩……毛蜘蛛?竟然不會臉色大變,嘖嘖嘖,好猛的朵莉絲。(拜服)

  在這段特快車上的旅程,其實隨處都能見到朵莉絲的不安,包括對自己是個麻瓜的憂心,包括自己對人際關係上的距離與陌生,雙胞胎出現的時機很剛好,也幸好是弗雷、喬治以及李與阿朵同包廂,這三人的熱絡活潑很快就能將氣氛變得愉快,恰巧平撫阿朵的憂慮。

  命運總是很奇詭的,愈想要的愈拿不到。榮恩想要的巫師卡「阿葛麗芭」始終抽不到,而阿朵比較想要的「鄧不利多」卻沒出現,這張卡片已隱約能見命運之線為兩人繫上了交流機會。談到霍格華茲的四個學院,帶出了鄧不利多也是葛來分多畢業的學生,無形之中讓阿朵產生了一絲嚮往。

  對於鄧不利多的關照,阿朵是想要回報些什麼的,比如說──做個好學生。所以她會猜想,鄧不利多或許希望她進入葛來分多。而喬治對史萊哲林的加註也為阿朵留下了一抹印象──啊,史萊哲林是專出壞巫師的學院。我好想對阿朵說,孩子,這個觀念是歪的。(垂淚)

  與跩哥的第一次見面,印象絕對是鬱悶難過的。麻種,再呆的人也聽出這不是什麼好話,阿朵是個聰明的孩子,卻也只能默默收下這種言語輕視,在通往霍格華茲的旅途上,她知道自己與魔法世界總有著格格不入的感覺,即使包廂那三名男孩爽朗有趣,並不介意她是個麻瓜。她來自於普通世界,過著平凡的生活,收到入學通知雖讓她有種獲得新生的動力,卻從未改變她的出身。她是一個住在舊市鎮,一個孤兒,一個每天為了微薄生活費而努力的孩子。對阿朵來講,霍格華茲就像上流社會那樣夢幻、遙不可及,跩哥的言語等同富家子弟對低層階級的輕蔑。

  從小活在貧窮的地方,為了生活而努力,朵莉絲擁有一顆比正常家庭的孩子還敏銳的心思,短短一句話,阿朵聽出的言外之音絕不止這些。也之所以,當阿朵再度回到包廂後遲遲不敢拉開廂門,那種心情類似於近鄉情怯,有種莫名的害怕──從此踏上跩朵王道之旅。(大誤)

  阿朵,雖然小孩子的身材沒什麼好看的,加上妳的外形像個八、九歲的孩子,但是換衣服的時候也不能不關窗戶啊!瞧,妳被狼人看光光了!(阿朵折起過長袖子那一段真的好可愛,狼人應該在流口水)

  雙胞胎逗趣的言語有時很貼心,或許他們並非有意造成這種貼心的現象,可是對阿朵來說,卻是上好的安撫劑。

  在陌生的環境裡,人總是會習慣性尋找讓自己安心的熟悉,所以當阿朵再次看到海格,她的開心是可以想像的。不過新生這麼多,嬌小的朵莉絲實在很難讓海格馬上就發現,在這裡我得說,海格的注意力大概都放在哈利的身上吧。(攤手)

  很喜歡很喜歡引領新生搭乘小船滑過湖泊這一段,不管是原著,或是夏夏筆下的橋段。就像一扇通往魔法世界的大門,只要穿過湖泊抵達那座巨大城堡,就會正式來到這個充滿驚奇的神秘領域,接觸那些不平凡的人事物。閃爍明亮的星辰就像躍入阿朵眼裡的精靈,讓她雀躍著、歡喜著,帶著期待性的緊張,還有一絲感動。多麼讓她訝異的景致啊!阿朵,妳是這樣想的吧。

  不過與阿朵共乘小船的跩哥,眼力似乎很有問題,人家阿朵只不過換了件衣服你就認不出,該配副眼鏡了。(其實跩哥根本懶得注意船上的女孩是誰)

  輕巧小船,映出星光燦爛的黑潭,需要低頭才能穿過的長春藤簾幕,漆黑幽深的隧道,這段引領新生的旅程,絕對是《Harry Potter》一書中的經典,直至夏夏再次重現這幕場景,依然令人感動震撼。

  希望自己能夠順利進入葛來分多的朵莉絲甚至是帶著求好心切的感覺,甚至讓我認為她是這樣想的──那裡是好孩子的象徵,她一定要進去葛來分多,才不會辜負鄧不利多的期望。

  過度求好心切將造成患得患失,這一連串心理變化讓我深深覺得,夏夏把那種力求表現卻又屢遭挫折的灰心寫得極好,阿朵想當個好學生,她不願看到鄧不利多的失望,不願剛交到的新朋友失望。阿朵非常容易緊張,或許是源自於她有太多的期盼希冀,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卻總是事與願違。

  夏夏也擅長從過場字句裡帶出霍格華茲的神秘性,一如穿過阿朵身體害她打噴嚏的幽靈胖修士。被幽靈穿過身體後會是什麼感覺?身體變得冷冰冰、硬梆梆,血液像停止流動……啊,夏夏,愈是細讀這些字句,愈是覺得《False dawn,Fate》一文讓我驚喜不已。

  在人際互動上,阿朵是羞怯緊張的,我想也是,分類儀式要在大庭廣眾下舉行的確有那麼一絲可怕。不過我還是得說,不是要妳上台演講,真的不用怕。就算是演講,妳只要把底下的人全都當成石頭就好了!(咦)

  阿朵對分類儀式的畏怯多少也是因為──那種感覺就像是把自己的內心在眾人面前剖開。

  要轉移緊張最好的方式就是別去想它,所以阿朵於深呼吸後開始四處張望,至此,我似乎能看到一位緊張不已的小女孩這兒瞄一下,那兒覷一眼,偏又正襟危坐不敢大意的可愛模樣。(抱住)

  分類帽的劇情是個重大的轉折點,即使我這邊已擁有劇洩資料,依然得說一聲,這段劇情安排真的太令人驚豔了。滿腦子葛來分多的朵莉絲,滿心期待與雙胞胎在同一個學院相遇的阿朵,她的歸宿竟是「史萊哲林」!真是太好了,好到令我感動,好到令阿朵想要大哭一場──分類帽一定是把她跟某個跟她很像的女孩給搞錯了!

  這種震驚直逼大海嘯的侵襲,原來,自己是個壞女孩,竟然成為史萊哲林的學生……(喬治,都是你亂說話)






  ●下篇

  因為錯愕與不敢置信,阿朵錯失了史萊哲林學生所展現的可愛與友善,也或許,是她根本不願意看到,她不想承認自己是屬於這裡的孩子,朵莉絲像鴕鳥那樣躲進了自己的世界裡。她對霍格華茲的憧憬瞬間破滅,只因自己被分到了壞孩子的學院裡(學院不是這樣解讀的,阿朵)。當雙胞胎為哈利來到葛來分多而興奮,阿朵是失落的,想起自己的處境,對於哈利這名受到眷顧的男孩,她說不定還帶著一絲羨慕與妒意,也因此,她更加厭惡起自己。啊,她果然是史萊哲林的壞女孩……

  一切就像褪去美夢外殼的惡夢。接下來的餐宴,失去胃口的朵莉絲也失去了對外探索的興致,包括聲音。

  石內卜憤恨的目光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阿朵的神智,也帶來了更多的疑惑,慢慢揭開了這趟神秘之旅的序幕。

  相信,就是一種咒語。從雙胞胎扔給阿朵的禮物直到她抽出包裝裡的巫師卡,漲滿胸口的溫暖感動彷彿於一瞬間回到身上,讓她的血液得以流動,這是變相的安慰,也是最直接的衝擊。巫師卡裡的人物是──阿不思.鄧不利多。


  史萊哲林交誼廳那段也是我頗為喜愛的部份,或許是葛來分多賜予的形象太過正義,被視為邪惡的史萊哲林反而成為我喜愛的重點。史萊哲林的學生聰明多謀,雖然出了不少走上歧途的黑巫師,但就像我們知道的,愈是聰明的人愈易鑽牛角尖,也愈容易因一時的理解錯誤而步入偏途。因為聰明,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但實際上史萊哲林學院的學生絕對是非常出色的!如果阿朵能理解這一點的話,她可以過得很快樂。呃……好吧,撇去被跩哥看不起的麻瓜身份不談。

  隨劇中人心情而擺動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想,大概就是像我這樣,看到阿朵沮喪會想安慰她,看到阿朵歡喜也會為她開心。與其說,我大愛朵莉絲,倒不如說是我大愛時夏筆下的阿朵,如果我對《Harry Potter》有了愛,引領者當是時夏無疑。

  坐在葛來分多餐桌旁的椅子,朵莉絲幻想著自己是這兒的學生時,那一幕,輕輕道出了阿朵內心的寂寥與無助。很喜愛跩哥對於阿朵讓位後的表現,一個驕傲自矜的男孩,夏夏將跩哥的性情一筆點出,即使只有短短幾個字,卻像把聚光燈全都映到他身上那樣,閃閃動人。(欸?)

  至此,跩朵已是不歸路。(遠目)

  可惜我對《Harry Potter》不夠熟悉,畢竟原著我都跳著看,若是能再熟悉些,一些被夏夏帶過的人物說不定都能夠猜出名字,例如那位被阿朵撞到的赫夫帕夫男孩。

  如果說石內卜在開學宴上的目光是尚未發芽的種子,分類帽扮演著導火線的角色,那麼尼克就是點燃一切的火燄。相似到會讓尼克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兼誤認的兩人,一個是葛來分多的學生,一個則是史萊哲林的孩子,兩者間的差異讓朵莉絲心中那份失落感更為嚴重。

  就算她是史萊哲林的學生,阿朵還是想在教師們面前搏得好印象。總會有幾個人是我們希望被認可的對象,可能是父母,可能是師長,也可能是朋友。我喜歡阿朵想當好學生,卻總是把事情搞砸的懊悔心情。那種希望得到認可,卻又欠缺臨門一腳的失敗感,我覺得夏夏將它處理得很好,阿朵的形象也因此更為鮮活,再度添上一抹色彩。一而再再而三的面臨挫折,總會讓一個人的信心開始削減,信心喪失之後,慌張也就尾隨而來。在這層心理活動上,阿朵帶給讀者的感受非常清楚。(覺得這段是感想重點,所以挪了過來)

  也許雙胞胎行事總是不按牌理出牌,也愛惡作劇,但他們絕對有著善良柔軟的心腸,不管他們找阿朵是出自於鼓勵還是因為逃跑時剛好遇到,但是那句「史萊哲林的度假生活還算快樂嗎?」就如同微風那樣拂過阿朵的心靈,為她帶來一絲陽光。人,真的需要朋友的溫暖,再冷的天氣也會如同窩在爐火旁那樣溫熱。

  與孚立維教授的互動,加深了阿朵的疑惑。但與芽菜教授的互動倒讓我想抱住阿朵了,雖然她慌張到芽菜教授臉都綠了。那個打翻濃汁的畫面很鮮明不是嗎?對照第一次上藥草學時芽菜教授的耐心,再看看被打翻三桶濃汁後的情況,真的不難想像那是什麼樣的場面──

  當阿朵打翻第一桶後慌張得不知如何是好,這時芽菜教授應該還耐著性子叫她別緊張,慢慢收拾就好。可是這一出聲反而讓阿朵精神更緊繃,有時人就是這樣,愈要你別緊張就會更加手足無措,然後手腦不協調的下場就是──第二桶、第三桶因為過份緊張或退後走錯步,通通翻掉了(爆),芽菜教授的臉不綠掉就是奇蹟,那可是大家上課要用到的教材呀。

  我想,與妙麗的相遇算是個美好的開端,就像夏夏於後記所說的,充滿驚奇、喜悅、美好。伴隨著浮咿的回歸,這一切讓她驚喜得連跩哥的目光都可以無視(我笑了,跩哥,你的眼神不夠火辣)。

  不過美好過後就是殘酷考驗,魔藥學的課程徹底將她推入無盡深淵裡,咄咄逼人的石內卜不僅不肯放過她,明知麻瓜是史萊哲林學生引以為恥的,還特意點出這項事實。不過我倒覺得這樣的石內卜顯得迷人,雖然我不喜歡他油膩膩的頭髮。(唔)

  石內卜那種深刻怨恨把阿朵收到鄧不利多校長信件的喜悅,全都沖刷得一乾二淨。因為石內卜不懷好意的點破,「那個分錯學院的女孩」就如同難以除去的標籤,正式貼上了朵莉絲,更像一道攻擊性咒語,翻出她的難堪與無助。

  我還蠻喜歡石像鬼的,它真的是看門必備好物(咦)。前往校長辦公室赴約的這段劇情,不但細細描寫出阿朵內心的惶惑與難過,與石像鬼的一問一答也慢慢帶出她的沮喪,一直以來,夏夏都是用隱性寫法來描繪阿朵的心情,這一篇,算是徹底剖開阿朵了。(切一半?)

  鄧不利多的辦公室裡東西頗多,鏡頭的移動方式讓我很容易就能想像出這間辦公室究竟長什麼模樣,對我這個原著隨便看的人來說,一切都顯得新奇有趣,我想,置身其中的阿朵亦是如此覺得。不過最可愛的莫過於沉睡中的佛客使(大心),不曉得阿朵摸下去會有什麼情況發生?我還真希望她摸下去,可惜鄧不利多出場的時機永遠那樣剛好。

  鄧不利多一直都是位很棒的長者,在阿朵心裡,除了崇拜,或許還有些孺慕之情,所以當她再次面對這位長者時,阿朵的緊張是屬於不希望自己讓對方留下壞印象的那種,這一切,都看在鄧不利多眼裡。頗為喜歡鄧不利多出場的劇情,雖然原著中的形象在我腦海淡去,可是夏夏的點綴讓他再次鮮明,有時會這樣想著──從他那雙睿智的眼裡,究竟看到了什麼?

  魔法羽毛筆的差錯像一道簾幕,由鄧不利多娓娓道來,讓一切產生了奇異的聯繫。直到那句「二十二年前」將阿朵刺激得很嚴重,她會受到石內卜如此嚴重的憎恨排擠,源自於那個跟她很像的人。鄧不利多的言語就像催化劑,或許在她內心深處更害怕著,鄧不利多校長對她的照顧,也是源自於「那個人」──

  她是朵莉絲沒錯,卻不是那個葛來分多的「朵莉絲」!或許在這一刻,她還有些怨恨那個朵莉絲,所以她失控了,在她來不及做好心理建設的同時,也流淚了。她的委屈就像潰堤的洪水,洶湧奔騰。

  不過薑是老的辣,鄧不利多一聲輕喚就拉回阿朵的神智,讓我懷疑起他是不是偷偷用了什麼咒語來制止女孩兒的傷心?

  直到鄧不利多說出了初次見面前的行動,然後拿出了「時光器」……就像窺知了某項秘密,從入學以來所發生的不愉快及錯認,這一瞬間,謎底揭曉一半了。

  天真的阿朵,單純的阿朵,極容易因為周遭動向影響心情的阿朵,她的心情轉折一直都很貼近真實,並不是因為她老是慌張所以真實,而是她會脆弱,會畏怯、會逃避、會激動、會興奮,她的性情並非單一化,也並非主角王道式的橫行無阻,讓我覺得,阿朵是實實在在「活」著的角色,夏夏寫活了她,寫活了一位名叫朵莉絲的女孩兒──

  未來,阿朵將會走上什麼樣的路途?

  光看開頭,夏夏是不是以為我拼不了一萬字?這是障眼法哪夏夏……雖然我不認為妳會上當(聳肩)。不過讓我怨恨的是每篇中文字只能上傳4千,嗚,我要分三次貼耶!(大哭)

  吶,夏夏,因為我很認真在寫這篇所以沒有妳要的染月──
結論是妳欺負我,不是我欺負妳呀!竟然還不給我阿朵!妳好狠的心,枉我癡心一片──(大哭)



  以上實字10049,不包括這一小段跟小標題唷!(下台一鞠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